關於醫家<李言聞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言聞

李言聞,字子郁,號月池,明代湖北蘄春人,乃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之父。其精於醫術,為當時邑中名醫,曾任太醫院吏目,於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皆有深厚造詣。

學術貢獻與著作

李言聞著述豐富,涵蓋診法、本草、專病論治等領域。其著作《四診發明》專研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之法,雖未見傳世,然據考證,其內容可能影響李時珍後世編纂《瀕湖脈學》之脈診理論。另著《痘疹證治》,針對小兒痘疹(天花與麻疹類疾病)提出辨證與治療方略,反映明代醫家對溫病學之早期探索。

此外,李言聞曾增補元代崔嘉彥《脈學舉要》,進一步闡釋脈象主病與臟腑關聯,強化了脈學在臨床辨證中的應用。其本草專著《蘄艾傳》詳述蘄州艾草(蘄艾)之藥性與灸療效用,凸顯地方藥材特色;《人參傳》則系統考證人參的產地、性味歸經及補益功效,為明代本草學重要文獻。

學術思想與影響

李言聞承襲金元醫家理論,重視四診合參與辨證論治,尤擅脈學與溫病調治。其對痘疹的論述,結合寒溫辨證,可能啟發後世吳又可《溫疫論》之戾氣學說。而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中多處引用其父觀點,顯示其學術傳承之脈絡。

李言聞之醫學實踐,不僅奠定李氏家族醫學基礎,更為明代中醫理論與臨床醫學之發展作出重要貢獻,其著作雖多散佚,然透過李時珍之成就,仍可窺見其學術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