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李振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李振
李振,字顯臣,清代醫家,具體籍貫及生卒年不詳,曾任太醫院八品吏目,屬清代官方醫療體系中的低階職官,主要協助太醫院處理醫務行政及輔助診療事務。
在清代太醫院體系中,吏目雖品階不高,但需通曉醫理,尤其精熟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等經典,並掌握宮廷常用方劑與療法。李振的職務可能涉及藥材管理、醫案記錄或協助御醫診治,反映其具備紮實的臨床基礎與中醫理論素養。
清代中醫重視「四診合參」與「辨證論治」,李振的學術背景當不脫此範疇。太醫院醫官多受溫病學派影響,結合傷寒理論,發展出針對熱病、濕溫等症的治療體系。李振或嫻熟於此,尤擅調理外感熱病或內傷雜症,並熟悉宮廷貴族常見的虛勞調養。
此外,清代醫家注重脈學與藥物炮製,太醫院吏目需嚴格把關藥材品質。李振可能參與藥性甄別,如人參、阿膠等貴重藥材的鑑定,或依《本草綱目》等典籍進行方劑調配。其職責亦可能涉及整理醫案,為清代宮廷醫學留下實務紀錄。
李振雖史料記載簡略,然其職位反映清代官方醫學的嚴謹性,其學術脈絡當融合經典理論與臨床實務,為中醫在宮廷體系中的實踐者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