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李枝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李枝源
李枝源,字天和,號春江,清代上海縣人,為中醫史上頗具造詣之醫家。其學術根基深厚,尤精研張仲景之學,對《傷寒論》《金匱要略》等經典鑽研甚篤,認為仲景之學乃醫道至高典範,後世醫家無出其右者。
李枝源於臨證與理論上皆有所成,著有《醫學指要》一書,惜未見刊行流傳,內容或為其畢生研習仲景學說之心得總結。清代醫家多重視經典傳承與臨床實證,李枝源亦不例外,其學術思想可能融合了六經辨證與臟腑辨證之精髓,並強調「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」之法則,此亦為仲景學說之核心。
在仲景學說的基礎上,李枝源或進一步闡發了外感熱病與內傷雜病之診療規律。清代溫病學說興盛,然李枝源既尊仲景,其理論體系可能更側重於傷寒與雜病之辨治,尤其重視「扶正祛邪」與「調和陰陽」之原則,此與《傷寒論》中「觀其脈證,知犯何逆,隨證治之」的辨證精神一脈相承。
此外,李枝源對脈學與藥性或有獨到見解。清代醫家多兼通脈理與方藥,其《醫學指要》若涉及脈診,可能強調「脈證合參」之重要性,而用藥則遵循仲景經方之嚴謹配伍,如桂枝湯、麻黃湯等方劑的加減化裁,以適應臨床複雜病機。
李枝源之生平雖記載簡略,然其學術取向反映了清代中醫尊經崇古之風,尤其對仲景學說的承襲與發揮,在當時醫林中具有一定影響力。其著作雖未廣傳,但從現存記載可窺見其醫學思想之精要,亦為後世研究清代中醫學術流派提供重要線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