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李子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李子豫

李子豫為晉代著名醫家,生平里居不詳,然其醫術精湛,尤擅診治心腹疼痛諸疾,於當時享有盛譽。據傳,豫州刺史許永之弟罹患心腹痛症,纏綿十餘年未癒,李子豫以「八毒赤丸」施治,終得痊癒,此事廣為流傳,遂使其醫名更著。

醫術特色與「八毒赤丸」
李子豫所擅長之心腹痛症,於中醫理論中多歸因於「氣滯血瘀」、「寒凝經絡」或「痰濕內阻」等病機。其運用之「八毒赤丸」,方名雖載「八毒」,然非指劇毒之物,而是取中醫「以毒攻毒」之理,或含峻烈之品以破積逐瘀。此方可能配伍大黃、巴豆、雄黃等藥,具攻逐瘀血、溫通散結之效,契合「不通則痛」之病機,故能療癒沉痾。

中醫對心腹痛的認識
心腹痛於中醫典籍中分屬「胃脘痛」、「腹痛」等範疇,病因可涉外邪內侵、飲食失節、情志失調等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寒氣客於腸胃,厥逆上出,故痛而嘔」,說明寒邪凝滯可致此症;《金匱要略》則載「腹滿不減,減不足言,當下之」,強調實證宜攻下。李子豫之治法,或承此類經典理論,結合臨證經驗,以峻藥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。

歷史評價與學術影響
李子豫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案例見載於史料,反映晉代醫家對疑難雜症的治療思路。其善用猛藥之風格,體現中醫「有故無殞」的用藥原則,即針對頑疾,適當運用峻烈之品,反能祛邪而不傷正。後世醫家如張子和等攻邪派之學術,或與此脈絡相承。

李子豫之生平雖簡,然其療效卓然,足證中醫辨證論治與方藥運用之精妙,為晉代醫林重要代表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