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利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利機

利機為中醫經穴別名,最早記載於《針灸甲乙經》,其名稱所指涉的穴位有二:

  1. 石門穴之別名

    • 定位:位於腹部,屬任脈,在臍下二寸(約三橫指)處。
    • 功能主治
      • 利水滲濕:主治水腫、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謝障礙病症。
      • 調理下焦:對婦科經帶異常(如月經不調、崩漏)、男性遺精、疝氣等具調節作用。
      • 局部治療:緩解腹脹、腹痛等腹部不適。
    • 刺灸法:直刺0.5~1寸,可施灸。孕婦慎用。
  2. 會陽穴之別名

    • 定位:屬足太陽膀胱經,位於骶部,尾骨端旁開0.5寸處。
    • 功能主治
      • 疏通經氣:主治痔瘡、便血、泄瀉等肛腸疾患。
      • 溫陽固脫:改善陽痿、帶下等腎陽不足之症。
      • 緩解局部症狀:如骶尾部疼痛、坐骨神經痛。
    • 刺灸法:直刺0.8~1.2寸,可配合艾灸以增強溫通之效。

學理探討
利機二穴雖同名,然分屬任脈與膀胱經,體現中醫「同名異穴」的特點。石門穴偏重調理下焦氣化,與腎、膀胱功能密切相關;會陽穴則側重疏通膀胱經氣,兼顧肛腸與生殖系統。二者皆以「利機」為名,暗喻其調節氣機、通利關竅之效,符合中醫「通則不痛」的治療原則。

文獻溯源
《針灸甲乙經》將利機歸為石門與會陽之別稱,後世如《類經圖翼》等亦沿襲此說,並進一步闡述其臨床應用。此二穴在針灸配穴中常與三陰交、關元等穴配伍,以增強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