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目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產後目閉

病證名,指產婦分娩後出現雙目閉合不語之症。此證多因產後氣血失調,導致痰氣鬱滯或瘀血阻絡,致使關竅不通而成。

病因病機

  1. 痰氣鬱滯:產後氣血虧虛,氣機不暢,津液輸布失常,聚而為痰。痰濁上蒙清竅,阻滯目系,故見目閉不語。臨床多伴胸悶痰多、舌苔厚膩等症。
  2. 瘀血壅滯:產後惡露不盡,瘀血內停,阻滯經絡,氣血不能上榮於目,故見目閉。常伴身痛、小腹刺痛、舌質紫暗等瘀血之象。

辨證論治

  1. 痰氣鬱滯證

    • 主症:目閉不語,胸悶痰多,舌苔白膩,脈滑。
    • 治法:化痰開竅。
    • 方藥:孤鳳散(胡氏方:生白礬研末,每服一錢,熱水調服)。白礬性燥,能化痰開閉,適用於痰濁壅盛之證。
  2. 瘀血壅滯證

    • 主症:目閉不語,身痛如刺,惡露不下或色紫暗,舌質瘀斑,脈澀。
    •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開竅。
    • 方藥:琥珀散(《本事方》)。方中琥珀、沒藥、當歸等活血化瘀,通經活絡,使瘀去竅通。

醫家論述
清代醫家葉其蓁於《女科指掌》中進一步闡述:「肝開竅於目,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。凡傷寒熱病見目瞑者,多屬血分受病,或衄血、蓄血、熱入血室等證。故產後目閉,非獨痰氣為患,瘀血阻絡亦為常見。」此論強調產後目閉與血分病變密切相關,臨證需詳辨痰、瘀之別。

補充機理
中醫認為,目為肝之竅,且受五臟六腑之氣血濡養。產後氣血驟虛,若兼痰瘀內阻,經絡失暢,則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,目失所養而閉。故治療當以調暢氣機、化痰祛瘀為要,使氣血調和,目竅得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