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癘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癘風,又稱冥病、大風、癩病、大風惡疾、癘瘍、大麻風、麻風、風癩、血風,是麻風病的一種。根據《素問.風論》的記載說:「癘者,有榮氣熱附,其氣不清,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,皮膚瘍潰,風寒客於脈而不去,名曰癘風。」另外,《五十二病方》中也有提到癘風,說:「冥(螟)病方:冥者,蟲,所嚙穿者,其所發無恆處,或在鼻,或在口旁,或齒齦,或在手指,使人鼻缺指斷……」

癘風多是因為形體素虛,被暴癘風毒的邪氣侵襲,邪毒滯留在肌膚而引發的,或者是因為接觸了患者的邪毒而傳染。

初期患者會感到患處麻木不仁,然後出現丘疹紅斑,逐漸腫脹然後破潰,但並沒有膿汁,長期下去會蔓延到全身,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眉毛脫落,鼻柱塌陷,眼睛受損,嘴脣裂開,甚至足底會出現潰爛等症狀。有時患者的臉部也會出現獅子般的扭曲。

治療上應該要祛除風邪,消除濕氣,活血殺蟲。初始時可以選擇保安化靈丹內服,發汗驅邪。之後可以改用神應消風散,或者是飲用蝮蛇酒。如果久病體虛,可以選擇補益之劑,也可以同時服用何首烏酒。外治方面,可以選用苦參湯溫洗潰瘍局部,再洗後塗敷狼毒糊劑。一旦確診,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