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癘瘍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癘瘍風,病名。淺在性皮膚斑剝點狀之病證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一:「癘瘍者,有頸邊、胸前、腋下,自然斑剝點相連,色微白而圓,亦有烏色者,亦無痛癢,謂之癘瘍風。」多因風邪搏於皮膚,氣血不和所生。好發於頸側、胸背、腋下等處,色多紫白,斑點群集而相連,可蔓延擴大,或間有癢感,夏重而冬輕。治以外用藥為主,可選密陀僧散外搽,或以雄黃、硫磺、明礬各等份研細末豬脂調勻塗敷。或用烏賊骨磨陳醋搽患處。嚴重者可選內服藥,如烏蛇散用於祛風清熱,燥濕解毒。相當於花斑癬,包括有皮膚異色症者。

癘瘍風,又名癘瘍,是一種皮膚病。其特徵是皮膚上出現白色或黑色的斑點,這些斑點會相互連接,並且沒有疼痛或瘙癢的感覺。癘瘍風多發於夏季,冬季會減輕。

癘瘍風的病因是風邪搏於皮膚,氣血不和。風邪是一種外邪,它會侵入人體,導致氣血不和。氣血不和會導致皮膚出現問題,從而形成癘瘍風。

癘瘍風的治療以外用藥為主。常用的外用藥有密陀僧散、雄黃、硫磺、明礬等。這些藥物可以祛風清熱,燥濕解毒,從而緩解癘瘍風的症狀。

嚴重的癘瘍風患者,可以內服烏蛇散。烏蛇散具有祛風清熱,燥濕解毒的功效,可以有效治療癘瘍風。

癘瘍風的預防方法包括:

  • 避免接觸風邪。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。
  •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出現癘瘍風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