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連環疳口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連環疳口風
連環疳口風為中醫喉科病證之一,首載於《咽喉經驗秘傳》,其特徵為舌下生小泡,甚者三五成串,狀若連珠,故而得名。此症多因心火上炎,或濕熱蘊結於舌絡,氣血壅滯而成。
病因病機
- 心火上衝:心開竅於舌,若情志鬱結、過食辛辣厚味,或熱邪內擾,致心火亢盛,循經上灼舌絡,則發為舌下泡疹。
- 濕熱蘊結:脾失健運,濕濁內停,與熱相搏,上蒸口腔,濕熱膠結於舌下,氣血受阻,遂生連珠狀小泡。
臨床表現
- 舌下黏膜出現單個或多個小泡,呈串珠樣排列,色紅或黃白。
- 局部灼熱疼痛,甚者妨礙言語、吞咽。
- 或伴口乾、心煩、小便短赤等心火熾盛之象。
治法與方藥
- 清心瀉火:
- 導赤散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:生地黃、木通、竹葉、甘草梢,清心火兼利小便,使熱從下泄。
- 瀉心湯(《金匱要略》):黃連、黃芩、大黃,直折心經實火,適用於熱毒熾盛者。
- 化濕清熱:
- 若兼濕熱,可加滑石、梔子、赤茯苓等,或合 甘露消毒丹 加減,以清利濕熱。
相關鑑別
- 連珠喉風:病位偏重咽喉,症見喉間紅腫生泡如珠,甚則潰爛,多因肺胃熱毒上攻,治法相似而更重解毒利咽。
此症雖屬局部病變,然中醫強調整體辨證,臨床須察其兼症,辨明火、濕之偏盛,方能標本兼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