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蓮花鈿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蓮花鈿舌

蓮花鈿舌,又稱蓮花舌,為中醫舌診病名之一,指舌下生出贅生物,形似蓮花,輕者呈現三至四峰,重者可達六、七峰。此症多因心火亢盛,循經上炎,或濕熱蘊結,蒸騰於上,致使舌下血絡瘀滯,形成腫結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心火上炎:心開竅於舌,若情志鬱結、五志過極,或外感熱邪內傳心經,皆可導致心火熾盛,上灼舌絡,發為蓮花鈿舌。
  2. 濕熱上蒸: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脾胃運化失司,濕濁內生,鬱久化熱,濕熱之邪循經上犯,蘊結於舌下,形成腫物。

臨床表現

舌下贅生物色紅或紫,狀如蓮花瓣,觸之或痛或癢,伴隨口乾口苦、心煩失眠、小便短赤等症。若濕熱偏重,可見舌苔黃膩、脘悶納呆。

治療原則

清心涼血、解毒散結為主,佐以利濕化瘀。

  • 內治方藥

    • 犀角地黃湯(水牛角代犀角):清熱涼血,適用於心火熾盛、血熱妄行者。
    • 黃連溫膽湯:清熱化痰,和胃利膽,適用於濕熱痰濁內擾者。
    • 牛黃清心丸:清心解毒,開竅安神,適用於熱毒壅盛、神昏煩躁者。
    • 導赤散:清心利水,引熱下行,適用於心火下移小腸,小便赤澀者。
      臨證可酌加丹皮、赤芍涼血散瘀,或連翹、蒲公英解毒消腫。
  • 外治法
    以三棱針輕刺舌下腫物,洩出瘀血,繼用冰硼散外吹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若腫物堅硬難消,可配合紫金錠外塗,增強散結之力。

辨證要點

需與舌疔舌菌等症鑑別:

  • 舌疔多為單一膿腫,疼痛劇烈,屬熱毒壅聚;
  • 舌菌則見舌體惡性腫物,形如菌狀,預後較差。
    蓮花鈿舌以舌下多峰狀贅生物為特徵,病機側重心火與濕熱,治療當分清標本緩急。

此症古籍記載較少,然其病機與心、脾、胃密切相關,臨床需結合整體辨證,方能標本兼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