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蓮子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蓮子發

病名:蓮子發為中醫外科病名,屬「有頭疽」範疇,指發生於肩、背部皮膚肌肉之急性化膿性疾患。因其瘡形狀似蓮蓬,表面多個膿頭聚集,故得名「蓮子發」;又因潰後瘡口如蜂窩狀,亦稱「蜂窩發」。此病名首見於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卷九,後世醫家多沿用此稱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蓮子發多因外感風熱濕毒,或內傷七情、飲食不節,導致氣血壅滯、熱毒蘊結於肌膚而成。其病機關鍵為「熱盛肉腐」,初期多屬陽證,若遷延不癒或正氣不足,可轉為陰證或虛證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初期:患處皮膚紅腫熱痛,逐漸形成多個粟粒狀膿頭,根盤堅硬,範圍較大,形如蓮蓬。
  2. 成膿期:腫勢高突,疼痛加劇,膿頭增多,中央逐漸軟陷,按之有波動感,伴發熱、口渴、便秘等全身症狀。
  3. 潰後期:瘡面潰破,流出黃稠膿液,瘡口形如蜂窩,若膿出暢順,腫痛漸消,則易癒;若膿出不暢,則可能內陷生變。

辨證分型

  1. 熱毒熾盛證:局部紅腫灼痛,膿頭密集,伴高熱、煩渴、舌紅苔黃、脈洪數。
  2. 氣血兩虛證:瘡形平塌,膿稀難潰,面色蒼白,舌淡脈細,多見於體弱或病程遷延者。

治療原則
以清熱解毒、活血排膿為主,初期宜消,成膿宜托,潰後宜補。外治需根據病程階段選用箍圍藥、切開排膿或生肌收口之法。

相關文獻
除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外,《外科正宗》、《醫宗金鑒》等古籍亦對有頭疽(含蓮子發)有詳細論述,強調辨證施治與外治手法之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