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劆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劆法是中醫眼科手術方法名稱。見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一。《醫宗金鑒.眼科心法要訣》:「劆者,或以針鋒微刺之,或以燈芯草微刮之也。」本法適用於椒瘡、粟瘡等的治療。

椒瘡,又稱椒眼,是一種眼部疾病,多發於兒童,好發於春夏季節。主要症狀為眼瞼紅腫、疼痛、流淚,嚴重者可出現眼球突出、視力下降。

粟瘡,又稱粟粒腫,是一種眼部良性腫瘤,多發於兒童,好發於春夏季節。主要症狀為眼瞼上出現米粒大小的黃白色腫物,質地柔軟,無痛感。

劆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手術方法,可以有效治療椒瘡和粟瘡。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將患者眼睛周圍皮膚清潔消毒。
  2. 用針鋒或燈芯草輕輕刺破腫物,使其內部的膿液流出。
  3. 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,並塗抹抗生素眼膏。

劆法具有簡單、安全、有效等優點,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例如,對較大的腫物,劆法可能不太適用。

此外,劆法後,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1. 保持傷口清潔,避免感染。
  2. 避免用手揉眼睛。
  3. 按照醫囑使用抗生素眼膏。

如果患者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就醫:

  1. 傷口出現紅腫、疼痛、流膿等症狀。
  2. 視力下降。
  3. 其他異常情況。

劆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手術方法,可以有效治療椒瘡和粟瘡。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患者在接受劆法治療後,需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,避免感染。如果出現異常情況,應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