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臁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臁瘡是指生於下肢臁骨(今稱脛骨)內外側的瘡瘍。生於裡臍者,稱為裡臁瘡;生於外臁者,稱為外臁瘡。因不易癒合,故俗稱"老爛腿"。裙風、褲口(裙邊瘡即褲口風瘡一《瘍醫大全》)與臁瘡相近似,在古代文獻裡多並為一類討論。但二者在病因及證候上鄀不盡相同。
【常見證候】
濕熱下注臁瘡:初起局部紅腫,疼痛,繼而潰破,漫淫搔癢,膿水淋漓,後期瘡口邊緣硬而隆起,久不癒合。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,口乾尿黃,脈滑數,舌苔黃膩。
脾虛濕盛臁瘡:瘡口肉色灰白,膿水淋漓而清稀,朝寬暮腫,肢體倦怠,不思飲食,頭暈口乾。脈緩,舌質淡,苔白。
血瘀氣滯臁瘡:局部皮膚顏色紫黯,青筋顯露,潰爛浸淫,刺痛,下肢沉重麻木,行走時更甚,脈弦澀,舌質紫,苔薄。
肝腎陰虛臁瘡:局部不痛或微痛,顏色暗紅,伴有低熱,或午後發熱,飲食不思,失眠多夢,脈數,舌質紅,苔薄。
【鑒別分析】
濕熱下注臁瘡與脾虛濕盛臁瘡:濕熱下注臁瘡多因外受水濕浸淫,入裡鬱而化熱,濕熱侵入陽明經脈,陽明多氣多血,氣血受熱熏蒸,則皮肉潰爛而成臁瘡。脾虛濕盛臁瘡則多因勞力過度傷及中氣,或久經站立,過負重物,使脾氣受損,濕邪留滯,肌膚失養而成臁瘡。兩者辨證要點為:濕熱下注所致者,局部熱赤腫爛、癢甚,脈滑數,苔黃膩,脾虛濕盛而致者,局部肉色灰白,膿水清稀,脈緩,苔薄白。前者治宜清熱解毒,方用仙方活命飲,佐以檳榔等;後者治宜健脾化濕,方用四君子湯合二妙丸。
血瘀氣滯臁瘡與肝腎陰虛臁瘡:前者為實證,後者為虛證,兩者共同點為病程長,局部顏色發暗,但其病因及症狀有明顯區別。血瘀氣滯臁瘡乃由氣滯血瘀,外受水濕侵淫,或蚊虫叮咬,局部潰破,或撞損皮膚,絡脈阻滯,以致下肢臁骨處潰爛滋水;肝腎陰虛臁瘡多罹患於熱病之後,或房勞過度損耗腎精,致下肢肌肉漸漸剝損,加之陰火下流而成,鑒別要點為:血瘀氣滯者下肢青筋暴露,脹痛明顯,舌紫脈澀;肝腎陰虛者伴低熱,消瘦,脈細數,舌質嫩紅,前者治法宜活血理氣,方用木瓜檳榔散,後者治宜滋陰降火,方用六味地黃丸。
臁瘡有外臁內臁之分,大凡外臁屬足三陽經,多屬濕熱疾患,治之較易;內臁屬足三陰經,多屬陰虛火旺而致,治之較難。若以瘡色言,紅腫焮痛者易治,黑黯浸腫者難療。治外臁多用清滲之劑,治內臁多用滋補之劑。一清一補,迥然有別。
【文獻別錄】
《洞天奧.內外臁瘡》: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