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煉神還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煉神還虛

煉神還虛為氣功內丹術之重要術語,乃內丹修煉三階段(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煉神還虛)中之最高層次。此階段專注於性功修持,旨在超越後天形神束縛,返歸先天本源,與道家「天人合一」之境界相契合。

理論基礎

  1. 內丹術三關
    內丹修煉依序為「煉精化氣」(轉化後天精氣為先天元氣)、「煉氣化神」(融合氣神以育養元神),終至「煉神還虛」。此過程體現中醫「精氣神」理論,強調三者互化,終極目標為神氣渾融,虛寂無為。
  2. 先天與後天之別
    中醫與道家皆主張「先天之炁」為生命根本,後天耗散則病衰。煉神還虛即透過神識修煉,使元神脫離後天思慮,重返先天無極狀態,類似《黃帝內經》「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」之養神觀。
  3. 元神與識神
    道家區分「元神」(先天靈明)與「識神」(後天思慮)。煉神還虛階段需泯滅識神躁動,顯發元神清靜,此與中醫「心主神明」理論相通,皆重視心神調攝對整體生命之影響。

修煉特徵

  • 虛寂為宗:功法以「忘形忘我」為核心,追求神識與虛空合一,無思無慮。古籍稱「打破虛空見光明」,形容此境超越形質拘限。
  • 自然無為:不同於前兩階段有為導引,此階段強調「不煉而煉」,全憑元神自然運化,契合《道德經》「道法自然」之理。
  • 宗教哲學色彩:部分典籍描述此境為「陽神出竅」「與道合真」,具濃厚宗教隱喻,然實際修持多為內在精神境界之昇華。

與中醫養生之關聯

煉神還虛雖屬內丹高階功夫,其核心精神與中醫養生原則相呼應:

  • 神氣相守:《素問》強調「獨立守神」,煉神還虛亦重神氣相依,可視為深度靜功實踐。
  • 陰陽平衡:元神澄澈則陰陽自和,間接影響臟腑機能,此與中醫「調神以安形」之治則一致。

此境界雖玄妙難驗,然其追求之「神全氣足」狀態,實為中醫養生學之終極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