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梁嘉慶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梁嘉慶

梁嘉慶為宋代藥學家,其生平履貫未詳,然於中藥學領域有所著述,撰有《本草要訣》一卷。該書雖已亡佚,然據其名推測,內容或與本草藥性之精要、臨床配伍心法相關,反映宋代藥學整理與實用化之趨勢。

宋代中藥學受官方重視,如《證類本草》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等典籍問世,梁氏之作可能承襲此脈絡,側重藥物性味歸經、炮製應用等實務知識。所謂「要訣」,或如《雷公炮炙論》般強調藥材鑑別與製劑關鍵,亦可能參酌《神農本草經》三品分類,闡述藥效強弱、毒性調和之理。

中醫理論中,本草研究需結合「四氣五味」(寒熱溫涼、酸苦甘辛鹹)與「升降浮沉」特性,梁氏若為藥家,其書或載此類辨藥心法,輔以方劑配伍之例,如「相須相使」之協同增效,或「相畏相殺」之毒性制衡。宋代醫家尤重藥性平和,梁氏可能融入時風,強調藥物炮製(如酒炙、醋炒)以緩峻烈之性。

雖原書不存,然梁嘉慶之名可窺宋代民間藥學之發展,其學術定位或近於唐慎微、寇宗奭等藥學家,於本草實用化進程中具承先啟後之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