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兩商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兩商
「兩商」為中醫針灸學中的特定名詞,指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的商陽穴的合稱。此二穴皆位於手指末端,屬井穴範疇,在臨床應用上常相互配伍,以調和氣血、清瀉熱邪。
少商穴
歸經:手太陰肺經
定位:拇指橈側,距指甲角旁約0.1寸處。
特性:為肺經之井穴,五行屬木,主宣肺利咽、開竅醒神。
主治:
- 外感風熱所致之咽喉腫痛、咳嗽。
- 熱病昏迷、中風閉證。
- 鼻衄(鼻出血)、癲狂等實熱證。
刺灸法:淺刺0.1寸,或點刺出血;可灸,但多用於寒證。
商陽穴
歸經:手陽明大腸經
定位:食指橈側,距指甲角旁約0.1寸處。
特性:為大腸經之井穴,五行屬金,主清瀉陽明、通調腸腑。
主治:
- 牙痛、咽喉腫痛等頭面熱證。
- 熱病無汗、昏厥。
- 腸鳴腹瀉、便秘等腸腑失調。
刺灸法:淺刺0.1寸,或點刺放血;少灸。
兩商配伍意義
- 協同清熱:少商瀉肺火,商陽瀉陽明之熱,合用於肺胃熱盛之咽喉腫痛、高熱。
- 開竅醒神:井穴皆具醒腦開閉之效,兩商同刺可治熱病神昏。
- 經脈互通:肺與大腸相表裡,二穴配伍能調和表裡經氣,改善氣機壅滯。
古籍參考
《針灸甲乙經》載少商主「瘧寒熱」,商陽主「口中下齒痛」;《玉龍歌》提及「少商出血治喉痺」,均強調兩商穴在實熱證中的瀉實作用。
此二穴雖分屬不同經脈,然其性皆趨向瀉熱開閉,臨床常以三棱針點刺出血,收效迅捷,體現中醫「上病下取」「瀉絡遠針」的治療思路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