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兩脅刺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兩脅刺痛

證名。兩側脅肋部疼痛如刺。見《儒門事親.治病百法》。由氣結、血瘀、癖積及疫癘之氣滯而不散,絡脈受損所致。詳見肺邪脅痛、死血脅痛、脅痛、食積、運氣脅痛各條。

病因病機

由氣結、血瘀、癖積及疫癘之氣滯而不散,絡脈受損所致。

臨床表現

兩側脅肋部疼痛如刺,疼痛劇烈,可向背部、肩部、胸部放射,伴有胸悶、氣短、心悸、煩躁、失眠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秘結等症。

診斷
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確診為兩脅刺痛。

治療

根據病因病機,辨證施治。常用中藥有柴胡、枳殼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乳香、沒藥等。

預後

本病預後一般良好。

古籍摘要

《儒門事親.治病百法》:"兩脅刺痛,柴胡、枳殼、白芍、甘草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乳香、沒藥,水煎服。"

現代研究

近年來,有研究表明,兩脅刺痛可能與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功能紊亂、交感神經功能亢進、血管舒縮功能障礙、微循環障礙等有關。

中醫名詞解釋

  • 氣結:指氣機不暢,鬱結不散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血瘀:指血液運行不暢,瘀積於體內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癖積:指飲食停滯,化生痰濕,痰濕阻滯經絡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疫癘:指傳染性疾病。
  • 絡脈:指經絡中的細小血管。
  • 柴胡:中藥名,有疏散風熱、解表退熱、平肝利膽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  • 枳殼:中藥名,有理氣寬中、行氣止痛、消食導滯的功效。
  • 白芍:中藥名,有養血柔肝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  • 甘草:中藥名,有清熱解毒、祛痰止咳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  • 香附:中藥名,有理氣解鬱、調經止痛的功效。
  • 延胡索:中藥名,有行氣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  • 乳香:中藥名,有行氣活血、止痛止血的功效。
  • 沒藥:中藥名,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止血的功效。
  • 下丘脑-垂体-腎上腺軸: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主要調節機體的代謝、生長、發育、免疫、內分泌等功能。
  • 交感神經:是人體的一種自律神經,主要調節心血管、呼吸、消化、泌尿等系統的活動。
  • 血管舒縮功能障礙:指血管收縮或舒張功能異常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微循環障礙:指微血管的血流量減少或血流速度減慢的病理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