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獵頰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獵頰風
獵頰風為中醫病名,屬口腔頜面疾患之一,首見於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。其症以腮頰及牙齦部位焮紅腫痛為主要表現,古籍記載「腮頰結腫者是也,牙盡處腫破」,意指患處多發於臼齒周圍,甚者可致局部潰破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內生痰火鬱結,致使經絡壅滯,氣血失和而成。中醫認為,足陽明胃經循行於面頰,若胃火上炎,或肺胃積熱,兼夾痰濕瘀阻,則發為頰腫疼痛;甚者熱毒熾盛,腐肉成膿,可見破潰之象。
辨證論治
-
火毒熾盛證
- 主症:頰腮焮腫劇痛,牙齦紅赤,或伴發熱口渴,舌紅苔黃,脈洪數。
- 治法:清熱解毒,瀉火消腫。
- 方藥:普濟消毒飲加減,常用黃芩、黃連、連翹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;佐以升麻、柴胡引藥上行;腫甚者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以增強消腫之力。
-
痰熱互結證
- 主症:腫脹硬結,疼痛纏綿,痰涎黏稠,或見頰黏膜糜爛,舌苔黃膩。
- 治法:化痰散結,清熱解毒。
- 方藥:可於普濟消毒飲基礎上加浙貝母、瓜蔞、竹茹等化痰之品;若兼瘀滯,可佐牡丹皮、赤芍活血通絡。
外治法
- 吹藥:以冰硼散外吹患處,取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。冰片、硼砂配伍可直達病所,緩解局部灼熱。
- 敷貼:若腫硬不消,可用如意金黃散調醋外敷,以散結消腫。
相關理論延伸
獵頰風與現代醫學所稱「智齒冠周炎」「頰間隙感染」等病有相似之處。中醫強調「不通則痛」,治療上除清熱解毒外,亦重視疏通經絡,如針刺合谷、頰車等穴以通調陽明氣血。此外,本病與「發頤」「牙疔」等症需鑑別:發頤多屬溫病餘毒,而牙疔則局限於牙齦,病位較深。
古籍考據
《外科正宗》提及「頰瘍」一症,與獵頰風症狀相類,主張「初起宜疏風清火,成膿則托裡排毒」,可互參。而《醫宗金鑑》進一步區分風火、痰濕所致頰腫,豐富了辨證內容。
(全文完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