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林士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林士綸,清代醫家,字敬堂,錫山(今江蘇無錫)人。工篆刻,通岐黃之術,尤精眼科。其醫術啟蒙於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,因胞弟罹患目疾,延醫診治未效,遂發憤研習醫籍,潛心岐黃,終得醫道之奧妙。
林氏深諳「千方易得,一效難求」之理,故窮畢生之力,廣搜博採,集諸家眼科驗方,並結合自身臨證心得,於光緒十九年(1893年)耄耋之年,纂成《眼科驗方》一書,刊行於世。該書內容精要,方藥簡效,反映了清代眼科治療的經驗與特色,對後世中醫眼科學的發展具有一定影響。
林氏夫人尤氏,亦通醫理,夫婦二人皆樂善好施,常為貧病者施診贈藥,仁心濟世,為時人所稱頌。
在中醫學理論中,眼科疾病多與肝腎相關,如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肝開竅於目」,肝血充盈則目得所養;腎精充足則目明視清。林士綸所著《眼科驗方》,其方藥配伍亦多從滋肝補腎、清熱明目入手,如運用枸杞、菊花、決明子等藥物,體現了中醫「從臟腑論治目疾」的整體觀念。此外,書中亦載有外治之法,如熏洗、點眼等,展現了中醫眼科內外兼治的特色。
林氏不僅精於眼科,其篆刻之藝亦為時人所重,反映其文人醫者的風雅氣質。其生平事蹟,雖史料記載有限,然其醫術與著作,仍為中醫眼科領域留下寶貴遺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