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林億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林億
林億,北宋著名醫家,生卒年不詳,曾任朝散大夫、光祿卿直秘閣,精研醫術,尤擅典籍校勘。其醫學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古代醫籍的整理與考訂,對中醫學文獻的保存與傳播影響深遠。
校勘醫籍,保存經典
北宋嘉祐二年(1057年),朝廷設立校正醫書局,林億與掌禹錫、蘇頌等共同主持醫書校正工作。其中,林億參與編校《嘉祐補注神農本草》二十卷,增補註解,釐正藥物記載,為後世本草學奠定基礎。
至神宗熙寧年間(1068–1077年),林億與高保衡、孫兆等醫家合作,系統校訂唐以前重要醫籍,包括:
- 《黃帝內經素問》
- 《靈樞》
- 《難經》
- 《傷寒論》
- 《金匱要略》
- 《脈經》
- 《諸病源候論》
- 《千金要方》
- 《千金翼方》
- 《外台秘要》
其中,對《素問》的校勘尤為嚴謹,林億廣採數十家註解,考證原文,改正錯訛六千餘字,增補註解兩千餘條,使經文更趨完善,後世稱此版本為「王冰注林億校訂本」,成為《內經》流傳的權威版本之一。
治學嚴謹,影響深遠
林億校書不僅注重文字修正,更重視醫理考證。例如,在《傷寒論》校訂中,他釐清張仲景原文與後人增補內容,使經方理論更加系統化。此外,他對《脈經》的整理,亦使脈學理論得以完整保存。
林億的校勘工作,不僅使散佚的醫學典籍得以流傳,更促進宋代醫學理論的發展,為後世中醫教育與臨床應用提供重要依據。其嚴謹的治學態度,亦成為中醫文獻學的典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