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林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林逸
林逸,字夢安,清代著名醫家。祖籍浙江蘭溪,其家族於明代中期遷居崇明(今屬上海市),世代行醫,家學淵源深厚。林逸承襲祖業,深研醫理,臨證經驗豐富,尤擅長內科及疫病防治,為當時江南地區頗負盛名的醫者。
康熙十九年(1680年),崇明一帶疫病流行,林逸不避艱險,每日按戶診治,並對貧困患者施藥濟眾,分文不取,其仁心仁術廣受鄉里稱頌。此外,他亦重視醫理與養生之道的結合,撰有《養正三篇》一書,內容涵蓋養生調攝、疾病預防及治療原則,反映其「治未病」的中醫思想。
醫學思想與貢獻
- 疫病治療與溫病理論
林逸所處時代,溫病學說尚未完全成熟,但其臨證經驗已體現對熱性外感病的深刻認識。在疫病流行期間,他根據患者症狀,靈活運用清熱解毒、化濕透邪等法,契合後世溫病學派「透熱轉氣」的治療思路。 - 《養正三篇》與養生觀
該書強調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的傳統理念,主張透過飲食調理、起居有常及情志調攝以固護正氣。書中可能融匯《黃帝內經》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的順時養生理論,並結合個人臨床心得,提出具體實踐方法。 - 家學傳承與臨證特色
林逸出身醫學世家,其診治注重辨證精準,用藥講究輕靈透達,善於調和氣血。清代江南醫家多受溫補學派影響,而林逸的治法顯示其兼採寒涼與溫補之長,反映地域醫學流派的交融。
歷史評價
林逸以醫術濟世,更以醫德傳家,其事迹見載於地方志乘。清代崇明地區醫療資源有限,他的巡診施藥不僅緩解疫情,亦體現中醫「醫乃仁術」的核心精神。其著作《養正三篇》雖流傳不廣,但內容貼近民生日用,對後世崇明醫家的養生觀念有所啟發。
附註
林逸的生平散見於清代史料,其醫學理論與具體方藥運用,可進一步考證《養正三篇》佚文或地方醫案記錄,以窺其學術全貌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