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林愈蕃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林愈蕃

林愈蕃,字青山,號澗松,清代著名醫家,四川中江人。早年習儒,後因家境貧寒而輟學,轉而潛心鑽研醫藥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醫方之學,臨證重視方劑配伍與實效,於清代醫林中頗負盛名。

醫學成就與著作

林愈蕃畢生致力於醫方研究,強調「方從法立,法隨證出」的辨證論治原則。其著作《醫方集要》與《醫方錄驗》,系統收錄歷代驗方及個人臨證心得,內容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,並注重方藥的簡便廉效,反映其「博採眾長,務求實用」的學術特色。

  1. 《醫方集要》
    此書以分類彙編歷代名方為主,兼論方義與適應證候。林氏於書中闡釋方劑之君臣佐使配伍,如四物湯調血、六味地黃丸滋陰等,並結合脈象與病機分析,體現中醫「理、法、方、藥」一貫的治療思想。
  2. 《醫方錄驗》
    側重臨床實錄,記載疑難雜症之治驗案例。書中可見林氏善用經方加減,如以柴胡疏肝散調理肝鬱氣滯,或以苓桂朮甘湯化飲健脾,展現其靈活化裁古方的功力。

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

林愈蕃承襲仲景學說,重視「辨證求因」,認為「病有千端,法歸一理」。其臨證特點如下:

  • 重氣血調和:主張「氣為血之帥」,治血病常兼調氣,如當歸補血湯中黃耆與當歸配伍,益氣生血。
  • 善用藥對:如黃連配吳茱萸(左金丸)清肝和胃,或蒼朮配厚朴(平胃散)燥濕運脾,凸顯其精於藥性與配伍。
  • 因地制宜:四川濕熱多瘴,故方中常見茯苓、薏苡仁等化濕之品,反映地域醫學特色。

林氏之學影響後世川派醫家,其著作亦為研究中醫方劑學的重要文獻,至今仍具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