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林祖成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林祖成
林祖成,清代著名醫家,福建閩侯(今閩侯)人,出身醫學世家,其父林開燧為閩地名醫。林祖成承襲家學,精研醫理,尤擅內科及方劑之學,後於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獲選為宮廷一等侍衛,並兼掌太醫院事務長達十二年,深得皇室信賴。
林祖成不僅醫術精湛,更致力於醫籍整理與傳承。乾隆四年(1739年),他校錄其父林開燧遺著,編纂成《會編紀略》一書。此書內容博採眾家之長,涵蓋診法、方劑、臨證經驗等,後由張在浚於乾隆十八年(1753年)重刊,並附浙江仁和名醫柴潮生(字嶼青)所撰《儆曙齋醫案舉隅》一卷,使該書更臻完善。
從中醫理論角度而言,林氏父子之學術思想深受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影響,強調「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」,尤其重視氣血調和與臟腑功能之平衡。林祖成於太醫院任職期間,更將民間經驗與宮廷醫學相結合,進一步豐富了中醫臨床實踐。其著作中對脈學、藥性及方劑配伍之論述,亦體現了清代中醫「尊古而不泥古」的學術特色。
林祖成之生平與醫著,不僅反映清代醫家承先啟後的學術軌跡,更為後世研究中醫學發展提供重要文獻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