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凌貞侯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凌貞侯

凌貞侯,明末清初著名醫家,浙江吳興雙林人,出身醫學世家,承襲家學,尤擅針灸之術。其醫術精湛,診治不分貴賤,常應召入宮為皇室貴族療疾,聲名顯赫於當時。凌氏臨證重視經絡腧穴之辨證,針法精準,深諳補瀉迎隨之道,並將畢生心得彙編為《針灸集要》一書,惜已亡佚。

據史料所載,《針灸集要》內容博採眾長,系統性闡述經絡循行與腧穴定位,詳載針刺分寸、灸療壯數,以及針灸手法之操作要訣。書中強調「氣至而有效」,注重針下得氣與氣機調和,體現了明代針灸學「重手法、辨氣機」的學術特色。凌氏針法承襲《內經》《難經》之旨,結合臨床實務,對刺法深淺、留針久暫、灸火溫涼等皆有獨到見解,反映出明末清初針灸理論與技術的融合與發展。

凌貞侯之學術思想,可窺見當時醫家對傳統針灸理論的繼承與創新。其重視腧穴特性與氣血盛衰之關係,如補瀉手法配合經脈子午流注,以調和陰陽;灸法則講究「因病施灸」,依據寒熱虛實辨證選穴。此類觀點,與同期醫家楊繼洲《針灸大成》互有參照,共同豐富了明清針灸學的理論體系。

凌氏雖無完整著作傳世,然其學術影響可見於清代醫籍之引述,後世亦將其視為明末針灸流派之代表人物。其臨證思路與技術要領,至今對針灸臨床仍具參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