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豹子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劉豹子

劉豹子為宋代或宋以前之醫家,其生平履貫已不可考,然其名見載於《宋史·藝文志》,著錄其撰有《劉豹子眼論》一書。該書今已亡佚,未能流傳後世,然從書名推測,其內容當以眼科專論為主,反映彼時中醫對眼疾診療之經驗與理論。

宋代中醫眼科發展已具規模,理論上承襲《黃帝內經》及《諸病源候論》等經典,並結合臨床實踐,逐步形成獨立體系。劉豹子所著《眼論》,或涉及五輪八廓學說、臟腑與目疾之關聯,以及針藥並用之治法。五輪學說將眼部分屬五臟,如瞳神屬腎、黑睛屬肝,藉此辨證施治;八廓則進一步劃分眼區與經絡臟腑之對應關係,為眼科診斷之重要依據。

唐宋時期,眼科方藥與外治技術亦見進步,如《太平聖惠方》載有大量眼疾方劑,涉及內服、外洗、點眼等法。劉豹子之論著可能收錄類似驗方,或針對風熱目赤、翳障昏矇等常見病症提出獨到見解。惜其書不存,難以窺其全貌,然從歷代醫籍殘篇及目科專論之發展脈絡,可推知宋代醫家如劉豹子者,對中醫眼科之承先啟後當有一定貢獻。

此外,宋代醫家重視醫籍整理與刊行,官府與民間皆致力彙編方書,劉豹子之著作或曾於當時流布,影響後世眼科理論。雖佚失已久,其名仍存於史冊,為中醫眼科文獻史之一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