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奉五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劉奉五(1911-1977年),近代中醫婦科名家,北京人氏。師承京派名醫韓一齋,深得薪傳,專攻婦人諸疾,臨證遣方獨具匠心,尤以肝、腎、脾三經及衝任二脈調理見長,於中醫婦科學理與臨床實踐均有卓越建樹。

學術淵源與臨證特色

劉氏承襲韓一齋學術體系,融匯《內經》《金匱要略》等經典理論,結合清代葉天士、傅青主等婦科大家之說,形成「重肝腎、調衝任、顧脾胃」的診療思想。其認為:

  1. 肝為女子先天:肝主疏泄,與情志、月經密切相關,臨證善用疏肝解鬱法,如柴胡、香附等藥,調理經前乳脹、月經先後無定期等症。
  2. 腎為生殖之本:強調腎精虧虛為經帶胎產諸疾之根,喜用熟地、山茱萸等補益腎氣,並注重陰陽雙補,以固衝任。
  3.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:主張健脾益氣以統血,常用白朮、茯苓等藥,治療崩漏、帶下等脾虛不攝之證。
  4. 衝任為婦科病機樞紐:提出「衝任損傷百病生」,臨床以四物湯為基礎,佐以川斷、杜仲等調補衝任,療效顯著。

臨床經驗與著述

劉氏長期執業於北京市中醫醫院,任婦科副主任,其診療注重四診合參,尤重舌脈辨析。例如:

  • 月經病:創「疏肝涼血湯」治肝鬱化熱之經早、經量過多;
  • 帶下病:以健脾滲濕結合清熱解毒法治黃白帶下;
  • 產後病:主張「產後多虛多瘀」,善用生化湯加減化瘀生新。

所著《劉奉五婦科經驗》系統總結其臨證心法,載方嚴謹,配伍精當,如「益氣止崩湯」「調經種玉湯」等,至今仍為中醫婦科重要參考。

學術影響

劉氏理論承先啟後,將傳統婦科理論與個人實踐結合,深化對肝腎脾與衝任關係的認識,其經驗方藥及辨證思路,對現代中醫婦科發展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