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劉甫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劉甫
劉甫為宋代或宋以前之醫家,生平籍貫未詳,其醫學著作《十全博救方》一卷見載於史籍,然未能流傳後世。宋代醫學承襲前代經驗,並融合當時臨床實踐,形成獨特之理論與方劑體系。劉甫所著《十全博救方》雖佚,然從書名推測,或為一部集急救、驗方於一體之實用醫籍,符合宋代重視方書編纂之風氣。
宋代醫學受官方重視,朝廷多次組織編修醫書,如《太平聖惠方》《聖濟總錄》等,民間醫家亦多彙集經驗方。劉甫之著作或屬此類,內容可能涉及內科、外科、婦科等常見病症之治療,並強調「十全」之效,反映當時對療效完備之追求。
中醫理論中,「十全」一詞源自《周禮·天官》,指醫者須具備全面之診療能力。宋代方書注重實證,講究藥物配伍與劑量精準,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即為代表。劉甫之方若存世,或可窺見其對證候辨析、藥性運用之見解,尤其可能包含對急症處理之獨到經驗,如風寒暑濕所致之急症,或跌打損傷之救治。
此外,宋代醫家常援引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之理論,結合臨床創新。劉甫若為宋人,其學術思想或受張仲景、孫思邈影響,重視辨證施治,並可能融入當時盛行之運氣學說或針灸療法。可惜其書不傳,今僅能從歷史記載略窺其名,未能進一步探究其醫學貢獻。
綜言之,劉甫為中古時期醫家之一,其著作雖佚,然反映宋代醫學重實用、集大成的特點,亦為中醫方劑發展歷程中之一頁。後世研究宋代醫學史時,或可從其他同期文獻間接推考其學術脈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