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沛生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劉沛生,字雨亭,號外穠,江蘇儀徵人士,生於中醫世家,專精兒科,尤擅痘疹診治。其家學淵源深厚,承襲數代兒科經驗,於天花、麻疹等痘疹類疾病具獨到見解,臨床辨證精準,用藥靈活,治癒患兒無數。

劉氏提出「痘疹三證論」,將病症分為順、逆、險三類。順證者,正氣充足,邪毒輕淺,可不藥而愈;逆證者,正氣衰微,邪毒熾盛,多屬不治;而險證者,正邪交爭,病勢膠著,正需醫者施治。此論體現中醫「扶正祛邪」核心理念,強調辨證施治之重要性。

其臨證特色在於善用「透發解毒」之法,針對痘疹不同階段施治:初期注重疏風透表,常用升麻葛根湯加減;中期清熱解毒,喜用黃連解毒湯化裁;後期則注重養陰生津,多以沙參麥冬湯收功。對於痘疹透發不暢者,創「沛生透疹散」,以蟬蛻、牛蒡子配伍紫草茸,助邪外透而不傷正。

劉氏重視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,治痘疹必先察患兒脾胃狀況。若見納呆便溏,必佐以白朮、茯苓健脾;若兼積滯內停,則加山楂、神麴消導。此治法深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四季脾旺不受邪」之旨,展現其整體調治理念。

著作方面,傳世有《痘疹心法要訣》二卷,詳述痘疹形色辨證要領,記載其獨創「觀唇辨疹法」:凡疹毒內伏者,下唇必現青紫紋絡;疹將外透者,上唇多見粟粒狀白點。此診法補充傳統望診之不足,為後世醫家所重。

劉沛生臨床重視「因時制宜」,指出春令發疹當兼疏肝,夏月出痘須參化濕,秋季疹病宜潤燥,冬時痘證慎用苦寒。此時間醫學觀念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至今仍具臨床指導價值。其學術經驗由門人輯為《雨亭醫案》,內載險證救逆案例三十餘則,堪稱清代痘疹治療之重要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