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璞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劉璞,字石友,號爾琢,河南沈丘人,為明清之際著名醫家。生逢朝代更迭之際,明亡後潛心治學,閉門研讀醫籍,於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皆有深厚造詣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內科雜病調治,臨證重視辨證施治,深得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之旨,並能融會金元四大家學說。
劉氏醫德高尚,常施藥濟貧,體現「醫乃仁術」之精神。其著作《醫學集要》彙集畢生臨床心得,內容涵蓋脈學、證治、方藥等,書中特別強調「四診合參」之重要性,主張診病須望色、聞聲、問情、切脈並重,不可偏廢。對於虛實夾雜之證,提出「補瀉兼施」之法,並詳述如何權衡標本緩急。
在藥性運用方面,劉璞善用河南道地藥材,如懷山藥、懷牛膝等,注重藥物炮製與配伍法度。其處方結構嚴謹,常以經方為基礎,結合時方化裁,展現「守古法而不泥古方」的臨證思維。書中亦載有多種民間驗方,反映其重視實效的醫學風格。
劉璞之學術思想承襲仲景學說,並受李東垣脾胃論影響,主張「調理中焦為治病樞機」,對於勞倦內傷、脾胃虛弱等證有獨到見解。其治療虛損病症時,強調「培土生金」之法,善用甘溫之品健脾益氣,再佐以滋陰養血藥物,體現「氣血雙調」的治療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