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叔淵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劉叔淵

劉叔淵,字桔泉,元代著名醫家,吳陵(今屬江蘇)人,師承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,深得丹溪學術精髓,醫術精湛,於內科雜病治療尤具心得。其子劉純繼承家學,亦為一代名醫,父子二人對丹溪學派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卓著。

劉叔淵承襲朱丹溪「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」之論,重視滋陰降火之法,擅長以養陰清熱、調和氣血為治療原則,針對虛勞、痰火、鬱證等病症有獨到見解。其臨證注重辨證施治,強調「氣血沖和,百病不生」,用藥靈活,常結合四物湯、二陳湯等經典方劑加減化裁,以適應病機變化。

在學術思想上,劉叔淵進一步闡發丹溪「濕熱相火為病甚多」之說,提出濕熱鬱結乃內傷雜病的重要病機,治療上注重疏瀉相火、健脾化濕,並善用黃連、黃芩等苦寒藥物清熱燥濕,輔以茯苓、白朮等健脾之品,體現其攻補兼施的用藥特色。

此外,劉叔淵對脈診亦有深入研究,認為脈象變化能反映臟腑氣血盛衰,尤其重視弦、滑、數等脈象在痰火證及陰虛內熱證中的診斷意義,臨床常結合脈證互參,以精準辨治。

劉叔淵之醫學成就,不僅體現於臨床實踐,更透過家學傳承影響後世。其子劉純所著《玉機微義》等醫書,亦多融匯丹溪學說與父輩經驗,進一步豐富了元代醫學理論,使丹溪學派得以發揚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