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泗橋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劉泗橋(?-1930年),近代中醫名家,祖籍浙江鎮海。少時天資穎悟,及長專攻岐黃之術,後赴上海行醫,以醫術精湛聞名滬上。其臨證重視辨證論治,尤擅融會《內經》《傷寒》經旨,結合溫病學說,於外感熱病與內傷雜病調治皆有獨到心得。

劉氏不僅臨床經驗豐富,更致力於醫學教育與典籍整理。曾執教於國醫學院,培育後進,授業時強調「四診合參」,尤重脈學與舌診之精微。其教學深入淺出,常引《醫宗金鑑》《本草綱目》等典籍佐證,使學生貫通理論與實務。此外,參與編輯《皇漢醫學》一書,該著作彙整東洋漢方與中醫理論,對中日醫學交流具重要意義。

學術上,劉泗橋推崇張仲景學說,主張「六經辨證」為綱領,同時吸收葉天士、吳鞠通等溫病學派思想,提出「寒溫並用」之治法,如以麻杏甘石湯加減療風溫犯肺,或以清營湯化裁治熱入營分,展現其靈活運用古方之特色。對於內科虛損證,則注重脾腎雙補,善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等方,佐以食療調養,體現「治未病」理念。

其生平雖未留下個人專著,然透過醫案傳承與教學實踐,對近代中醫臨床與教育影響深遠,堪稱匯通古今、承先啟後之關鍵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