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劉廷爵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劉廷爵

劉廷爵,明代醫家,原名錫,以字行世。其生平籍貫雖未詳載於史冊,然所著《活幼便覽》二卷,為中醫兒科重要文獻,流傳至今,足見其於幼科醫學之貢獻。

學術背景與著作特色

明代醫學承襲宋元醫理,重視臨證實用,尤其兒科(古稱「啞科」)因幼兒脈象難辨、言語未通,診治更需經驗與心法。劉氏《活幼便覽》聚焦小兒常見病證,如驚風、疳積、痘疹等,內容簡明扼要,便於醫者臨床參照。書中融合前人理論,如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之臟腑辨證,並結合明代醫家對溫補學說的發展,反映當時兒科治療兼顧攻邪與扶正之趨勢。

中醫理論與臨證應用

  1. 驚風論治:劉氏承襲「急驚屬陽、慢驚屬陰」之說,強調辨明寒熱虛實。急驚多因外感風熱或痰火內擾,治宜清熱熄風,如鉤藤、羚羊角;慢驚則責之脾腎陽虛,主張溫補脾腎,參以六君子湯加減。
  2. 疳積調理:遵循「疳皆脾胃病」之原則,書中分述「肥疳」「瘦疳」等證型,提出健脾消積為大法,輔以胡黃連、使君子等殺蟲消疳之品,並重視飲食調攝。
  3. 痘疹防治:明代痘疹流行,劉氏記錄辨痘疹順逆之法,如觀其色澤、察其透發,用藥注重透表清熱,兼顧護養氣陰,體現「扶正透邪」的治療思想。

歷史定位與影響

《活幼便覽》雖非宏篇巨帙,然其務實風格契合明代醫學「由博返約」之風潮,為基層醫家提供實用指南。書中部分方劑與辨證思路,亦見於後世《幼科發揮》等著作,可見其承先啟後之價值。劉廷爵之名雖鮮見於正史,然其著作留存,足證明代民間醫家對兒科醫學之深耕與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