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劉遵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劉遵道
劉遵道,明代醫家,江蘇吳縣人,與其族兄劉溥同為吳中地區著名醫者。其醫術精湛,尤擅長外科與急症處理,臨床治療手法巧妙,頗具創見。
據記載,劉遵道曾以蠟系繩之法,成功取出患者誤吞之魚鈎。其法先以蠟裹繩端,令患者吞服,蠟質柔軟,遇熱稍融,可黏附魚鈎,再緩緩牽引繩索,使鈎鉤順勢而出,不致傷及咽喉與臟腑。此法展現其對器物特性與人體結構的深刻理解,亦反映明代外科技術的細膩發展。
在傳統中醫理論中,異物入喉屬「咽喉急症」,多因飲食不慎或外傷所致。古代醫家處理此類病症,除手法取物外,亦重視內服藥物的輔助,如《本草綱目》提及,某些藥物能軟堅散結,或促進異物排出。劉遵道之術,結合物理技巧與中醫「因勢利導」原則,體現了實用性與理論的融合。
此外,明代外科醫家常兼通內科,劉遵道之治療案例雖多見巧技,然其醫理根基當源自中醫整體觀念。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治病必求於本」,異物雖為外因,然患者體質、氣血狀態亦影響預後,故其治療或隱含調理內在之思維。
劉遵道與劉溥並稱於時,反映吳中醫派的興盛。明代江南地區經濟文化發達,醫家交流頻繁,促使技術創新與經驗累積。其案例不僅為醫史所載,更為後世中醫外科學提供參考,彰顯傳統醫學在急症處理上的智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