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流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流衍之紀:中醫水運太過之解析

流衍為中醫五運六氣學說中,描述「水運太過」之專有名詞,出自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。其特指天干屬「丙」的年份,即丙寅、丙子、丙戌、丙申、丙午、丙辰六年,因丙屬陽干,五行配水,故稱「水運太過」,亦名「流衍之紀」。

一、流衍之紀的天文曆法背景

中醫五運六氣理論以天干地支為框架,結合五行生剋,推演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。天干中「丙」為陽火,然其化運依「五音建運」法則(太角、少徵、太宮、少商、太羽),丙年屬「太羽」,象徵水氣極盛,故水運太過。此與「丙辛化水」的十天干化運規律相應,展現「亢盛之水」的特性。

二、流衍之氣候與物候特徵

《素問》載:「流衍之紀,是謂封藏。」水氣過盛則閉藏之力強,自然界呈現寒凝之象:

  1. 氣候:嚴冬延長,冰雪頻仍,寒流早至,易生陰霾濕冷之氣。
  2. 物候:動植物蟄伏過久,生發遲緩;水患、凍害可能增多。

三、流衍對人體的影響

水運太過之年,人體腎系統(主水)易受天地之氣牽引,表現為「同氣相求」與「勝復調節」兩層作用:

  1. 腎氣偏亢:水盛則腎氣壅滯,臨床可見腰膝冷痛、水腫、小便不利等「水濕泛溢」之證。
  2. 心脾受制:水克火,寒抑火,易致心陽不振(如心悸、胸悶);水反侮土,則脾失健運(如腹瀉、納呆)。
  3. 寒凝血瘀:寒性收引,氣血運行遲滯,可能加重血瘀證候,如痛經、痹證。

四、流衍之紀的治療思路

古醫家強調「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」,針對流衍之年,用藥需順應水德封藏之性,兼調被克臟腑:

  • 溫腎化氣:可選肉桂、附子等溫助命門,佐茯苓、澤瀉利水而不傷正。
  • 益火培土:如乾薑、白朮健脾,桂枝振奮心陽,以制水濕之逆。
  • 活血通絡:川芎、當歸等辛溫之品,化解寒凝經脈之弊。

五、流衍與其他運氣之關係

《五常政大論》並列五運太過之名:「土曰敦阜,金曰堅成,水曰流衍」,三者皆屬「太宮」「太商」「太羽」之運。流衍之年若逢太陽寒水司天(如丙辰、丙戌年),則寒水疊加,病勢更甚;若遇少陽相火在泉(如丙申年),則水火相爭,病機轉為寒熱錯雜。

綜觀之,「流衍」一詞涵蓋中醫對自然與人體動態平衡的深刻觀察,體現「天人相應」的核心思想,為運氣理論中解析水氣異常的重要範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