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六腑腹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六腑腹脹
病證名。由於腑氣失調引起的腹脹。見《症因脈治》卷三。胸前脹滿,妨於飲食,為胃脹。腸鳴而痛,濯濯有聲,為大腸脹。小便時赤,小腹脹滿,為小腸脹。氣癃溺澀,小腹脹急,為膀胱脹。氣滿腹中,空空然響,為三焦脹。脅肋作痛,口苦太息,為膽脹。多因飲食不節,釀痰成積,濕熱壅阻,氣滯不通所致。治宜通調腑氣。胃脹宜平胃散,大腸脹宜枳殼化滯湯、導痰湯,小腸脹宜木通飲,膀胱脹宜五苓散,三焦脹宜枳殼青皮飲,膽脹宜柴胡清肝飲。
六腑,指人體的五臟六腑中的六個腑:胃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、三焦、膽。
腹脹,指腹部脹滿、不舒服的症狀。
六腑腹脹,是指由於六腑氣機失調引起的腹脹。
六腑腹脹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胸前脹滿,妨於飲食,為胃脹;腸鳴而痛,濯濯有聲,為大腸脹;小便時赤,小腹脹滿,為小腸脹;氣癃溺澀,小腹脹急,為膀胱脹;氣滿腹中,空空然響,為三焦脹;脅肋作痛,口苦太息,為膽脹。
六腑腹脹的病因多為飲食不節,釀痰成積,濕熱壅阻,氣滯不通。
六腑腹脹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通調腑氣。
胃脹的治療,宜用平胃散。
大腸脹的治療,宜用枳殼化滯湯、導痰湯。
小腸脹的治療,宜用木通飲。
膀胱脹的治療,宜用五苓散。
三焦脹的治療,宜用枳殼青皮飲。
膽脹的治療,宜用柴胡清肝飲。
六腑腹脹的預防方法,主要是飲食有節,不吃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暢,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