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六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中醫名詞「六合」詳解
一、空間概念:四方上下之總稱
「六合」一詞首見於《黃帝內經》,指空間的整體範疇。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云:「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。」唐代醫家王冰註解:「六合謂四方上下也。」此處「六合」涵蓋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方,加上天(上)、地(下),構成中醫對宇宙空間的基礎認知,亦反映古人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認為人體氣機運行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。
二、經絡學說:十二經別的六組表裡配屬
在經絡理論中,「六合」特指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配對形成的六組組合,出自《靈樞·經別》。經別為經脈的分支,深入體腔聯繫臟腑,強化表裡兩經的互動。其配屬如下:
- 第一合:足太陽膀胱經別與足少陰腎經別
- 第二合:足少陽膽經別與足厥陰肝經別
- 第三合:足陽明胃經別與足太陰脾經別
- 第四合:手太陽小腸經別與手少陰心經別
- 第五合:手少陽三焦經別與手厥陰心包經別
- 第六合:手陽明大腸經別與手太陰肺經別
此六合結構體現「臟腑相合」原則,如足太陽與足少陰互為表裡,分別屬膀胱與腎,通過經別加強二者在生理病理上的聯繫。經別的循行多從四肢深入胸腹,使十二經脈在體內形成多層次網絡,輔助氣血輸布與病邪傳變的調控。
三、理論延伸:六合與氣血運行
六合不僅是解剖定位,更涉及功能動態。經別的「離、入、出、合」循行特點(如從正經離析,入走臟腑,再淺出體表),使表裡經在深部相互貫通,協調陰陽氣血。臨床上,針灸取穴或藥物歸經常參考六合關係,例如足少陰腎經病變可能透過足太陽經穴位調治,體現「從陰引陽,從陽引陰」的治療思路。
四、哲學背景:天人相應的結構映射
中醫將「六合」的空間概念延伸至人體,認為經絡系統如同縮小的宇宙,六合經別對應天地四方的框架。這種思維反映「人身小天地」的傳統哲學,亦為診療提供宏觀與微觀結合的理論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