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六之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六之氣
六之氣,又稱終之氣,出自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,為中醫運氣學說中「六氣」的最後一階段,主司一年氣候變化的終末時段。其理論根源於五運六氣學說,用以闡釋自然氣候與人體生理、病理的相互關係。
六之氣的基本概念
六之氣對應二十四節氣中的「小雪」至「大寒」前後(約農曆十月下旬至十二月),為一年中陰氣最盛的階段。此時主氣為太陽寒水,客氣則依當年的司天之氣而定。若逢太陽寒水司天,則寒氣尤甚;若逢其他司天之氣,則寒水之性可能受其調節。
六之氣的氣候特徵
六之氣階段,天地之氣以「寒」為主,自然界呈現閉藏之象。此時陽氣潛伏,陰氣旺盛,氣候寒冷,水冰地坼,萬物蟄伏。若客氣與主氣相合(如太陽寒水加臨),則寒冽異常;若客氣為少陽相火或陽明燥金,則可能出現寒中夾溫或燥寒並見的氣候特徵。
六之氣與人體的關係
人體在此階段易受寒邪侵襲,尤其腎與膀胱系統最為敏感,因腎主水,與太陽寒水之氣相通。常見病症包括:
- 傷寒表證:惡寒發熱、頭痛身痛,屬太陽經病。
- 寒中臟腑:腹痛泄瀉、四肢厥冷,甚則寒凝血瘀。
- 陽氣虛衰:年老或素體陽虛者,易見畏寒蜷臥、精神萎靡。
六之氣的養生與調攝
中醫強調「冬藏」之理,此時宜順應自然界閉藏之性,養護陽氣:
- 起居:早臥晚起,避寒就溫。
- 飲食:宜溫補,如羊肉、桂圓、生薑等,忌生冷黏膩。
- 經絡調養:可溫灸關元、腎俞等穴,助陽氣固藏。
六之氣在運氣學說的應用
六之氣的具體表現需結合當年的「司天在泉」分析。例如:
- 子午之年(少陰君火司天):六之氣客氣為陽明燥金,易見涼燥與寒水相搏,病症多涉肺腎。
- 丑未之年(太陰濕土司天):六之氣客氣為太陽寒水,濕寒交加,易發關節痹痛或痰飲內停。
六之氣作為運氣周期的終末,不僅反映氣候規律,亦為中醫預測疾病與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據,體現了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