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咯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咯血

咯血,又稱咳血,是指不因咳嗽而咯出血液的一種症狀。多由肺熱、肺燥、肺結核、肺癌等疾病引起。

症狀

咯血的主要症狀是咯血,顏色可為鮮紅或暗紅,血量多少不一,有時只是痰中帶血,有時則可能是大量咯血。咯血後常伴有咳嗽、胸痛、氣喘等症狀。

診斷

咯血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咯血的顏色、血量、伴隨症狀等,並結合相關檢查,如胸部X線檢查、CT檢查、痰液檢查等,以確診咯血。

治療

咯血的治療主要針對病因進行。以下是常見病因及相應的治療方法:

  • 肺熱引起的咯血:使用清熱涼血、止血化痰的中藥治療。
  • 肺燥引起的咯血:使用潤肺止血的中藥治療。
  • 肺結核引起的咯血: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。
  • 肺癌引起的咯血:使用化療、放療等治療方法。

預後

咯血的預後取決於病因和治療效果。對於肺熱、肺燥引起的咯血,治療效果一般較好。然而,肺結核和肺癌引起的咯血,治療效果較差。

飲食宜忌

咯血時宜飲食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同時,咯血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良好的心情。

醫療諮詢

咯血是一種嚴重的症狀,如果出現咯血,應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