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咯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咯血,中醫名詞,又稱咳血[1]。是指不因咳嗽而咯出血液的一種症狀。多由肺熱[2]肺燥、肺結核、肺癌等疾病[3]引起。

咯血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咯血,咯血的顏色鮮紅或暗紅,血量多少不一,可為痰中帶血,也可為大口咯血,咯血後常伴有咳嗽、胸痛[4]氣喘等症狀。

咯血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咯血的顏色、血量、伴隨症狀等,並結合相關檢查,如胸部X線檢查、CT檢查、痰液檢查等,可以確診咯血。

咯血的治療主要根據病因進行治療。如果是肺熱引起的咯血,可以使用清熱涼血[5]止血化痰的中藥治療。如果是肺燥引起的咯血,可以使用潤肺止血的中藥治療。如果是肺結核[6]引起的咯血,可以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。如果是肺癌引起的咯血,可以使用化療、放療等治療。

咯血的預後取決於病因和治療效果。如果是肺熱、肺燥引起的咯血,治療效果一般較好。如果是肺結核、肺癌引起的咯血,治療效果較差。

咯血的飲食宜清淡,忌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咯血患者要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良好的心情。

咯血是一種嚴重的症狀,如果出現咯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咳血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2. 肺熱咳嗽,肺熱咳嗽症状_什麼是肺熱咳嗽_肺熱咳嗽的治療方法_肺熱咳嗽怎麼辦_A+醫學百科

  3. 疾病查询-症状查询-39疾病百科-完善的疾病数据库

  4. 胸痛 - 医学百科

  5. 凉血止血_百度百科

  6. 肺结核(疾病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