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龍宮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龍宮液

龍宮液,乃房中術之專有名詞,指男性之津液,亦為精氣所化之陰精。於中醫理論中,此液與腎精、元氣密切相關,為生命之本源,具滋養五臟、維繫生機之功。《修齡要旨》有云:「如親房事欲洩未洩之時,……運而使之歸於元海,把牢春汛,不放龍飛,甚有益處。」此處「不放龍飛」即指房中修練時,透過意念與氣機調控,使龍宮液不妄泄,反歸於下丹田(元海),以固護精氣,延年益壽。

中醫認為,精為人身三寶(精、氣、神)之一,其盛衰直接影響健康與壽命。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精者,身之本也」,而龍宮液作為精微物質之一,若能善加調攝,可助益氣血充盈、陰陽平衡。房中術主張「還精補腦」,即透過特定呼吸與導引之法,使精氣上行,化生為神,達到養生之效。此理論與道家「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」之說相通,皆重視精氣的內守與昇華。

此外,龍宮液之調控亦涉及「心腎相交」之中醫生理觀。心主火,腎主水,水火既濟則陰陽調和。房中修練時,透過心神安定與腎精固攝,使龍宮液不隨欲念外泄,反能滋養腎陰,溫煦命門之火,從而強化先天之本。此種養生之道,不僅見於房中術,亦與內丹修煉、導引吐納等傳統養生法門相互呼應。

總言之,龍宮液於中醫體系中,不僅為生理之精微物質,更為養生修練之關鍵。其理論融合醫理、道家思想及房中養生術,體現中醫對精、氣、神三者調和之深刻見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