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龍虎升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龍虎升騰
龍虎升騰,又稱「龍虎升降」,為中醫針刺手法之一,屬傳統針灸技術中的重要操作技法。此法結合陰陽理論與經絡氣血運行規律,透過特定的提插、捻轉等手法,調節經氣升降,以達疏通經絡、平衡陰陽之效。
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,人體氣血運行遵循「升清降濁」之理,而龍虎升騰手法即模擬自然界龍(陽)之升騰與虎(陰)之沉降,以調和經脈氣機。龍屬陽,主升發,對應手法中「提針」以引氣上行;虎屬陰,主潛降,對應「按針」以導氣下行。二者交替運用,可使氣血周流,虛實得調。
操作特點
- 提插結合:先深刺至地部(深層),得氣後分層提針至天部(淺層),再分層按針回至地部,形成升降循環。
- 捻轉輔助:提針時配合輕微捻轉以助氣升,按針時反向捻轉以促氣降,增強經氣調控。
- 陰陽相濟:根據病症虛實,調整提按幅度與頻率。如陽虛者重「龍升」以溫補,陰盛者重「虎降」以瀉實。
臨床應用
此法多用於氣機失調、經絡壅滯之證,如:
- 氣逆不降:呃逆、眩暈等,以虎降為主導氣下行。
- 清陽不升:頭暈倦怠、內臟下垂等,側重龍升以升提陽氣。
- 寒熱錯雜:透過升降交替,調和上下寒熱。
與其他手法之異同
與「燒山火」「透天涼」等復式手法相比,龍虎升騰更強調氣機的雙向調節,而非單一補瀉。其操作層次分明,符合《內經》「徐而疾則實,疾而徐則虛」之旨,體現中醫「以平為期」的治療原則。
此技法需紮根於經絡理論與手法熟練度,歷代醫家如《針灸大成》等典籍均有記載,為針灸臨床調氣之重要手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