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龍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龍疽,病名。癰疽之發於背部胃俞穴部位者。出《劉涓子鬼遺方》卷一。該書謂:「龍疽發背起胃俞或腎俞,二十日不瀉死,九日可刺。」即中搭手,詳該條。

龍疽,又名中搭手。《醫學入門》曰:「龍疽,發背起胃俞或腎俞,二十日不瀉死,九日可刺。」《外科正宗》曰:「龍疽,發於背部,如龍形,故名。其狀如蛇,起於背部,長數寸,狀如龍,故名龍疽。」《外科大成》曰:「龍疽,發於背部,如龍形,故名。其狀如蛇,起於背部,長數寸,狀如龍,故名龍疽。」

龍疽的臨床表現為:患者背部出現一條長形的腫塊,形狀如龍,皮膚發紅、腫脹、疼痛,並有膿液滲出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會迅速惡化,導致死亡。

龍疽的治療方法包括:

  • 內服中藥,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、大黃牡丹皮湯等。
  • 外用中藥,可以使用龍膽紫金丹、大黃牡丹皮散等。
  • 手術治療,可以切開腫塊,清除膿液,並進行縫合。

龍疽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。如果患者及時接受治療,病情大多可以治癒。如果患者病情嚴重,並且沒有及時接受治療,則可能導致死亡。

龍疽是一種嚴重的皮膚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導致死亡。因此,如果患者出現背部腫塊,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