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龍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龍門(中醫名詞詳解)
解剖部位名
龍門首見於《脈經》卷九,指已婚婦女而未經分娩之陰道外口部位。此部位在中醫婦科診察中具有重要意義,與「玉門」概念相關聯但有所區別。玉門泛指女性外陰部,而龍門特指已婚婦女之陰道入口處。
經外奇穴
定位與取穴
龍門穴為經外奇穴,最早記載於《千金要方》。其定位有二說:
- 《千金要方》記載:「在玉泉下,女人入陰內外之際」,即女性陰唇前聯合部
- 《經外奇穴圖譜》明確定位於大陰唇前聯合正中處
主治功能
此穴主要用於治療:
- 婦人胞落頹(子宮脫垂)
- 陰挺(陰道壁膨出)
- 產後氣血下陷諸症
操作技法
傳統記載採用灸法:
- 灸二十壯
- 三極(即三壯為一極,共施灸三次)
- 直接灸或隔姜灸
別名關係
龍門亦為「泉門穴」之別名,見於《經穴圖考》。泉門穴定位與功能與龍門穴基本相同,實為同一穴位在不同典籍中之異名。此穴位於任脈循行區域,與會陰穴相鄰,共同調理下焦氣機。
理論基礎
從中醫理論分析,龍門穴位居任脈下端,為:
- 衝任二脈交會之處
- 宗筋之所聚
- 氣血升降之樞紐
其治療子宮脫垂之機理在於:
- 溫補下元陽氣
- 升提中氣
- 固攝胞宮
現代研究
現代解剖學對應於女性外生殖器之陰唇前聯合處,該區域分布有:
- 陰部神經分支
- 會陰動脈終末支
- 淋巴迴流網絡
刺激此處可通過神經-內分泌調節影響盆底肌肉張力及子宮韌帶功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