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龍煙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龍煙
龍煙為中醫氣功與臟象學說中的專有名詞,出自道教經典《黃庭內景經》。其文曰:「肝神龍煙字含明」,意指肝臟所藏之神靈,名為「龍煙」,字「含明」。此概念融合中醫藏象理論與道家修煉思想,將肝臟的功能與特性人格化、神格化,成為內煉養生的重要符號。
龍煙與肝的生理特性
中醫認為,肝屬木,主疏泄、藏血,其性升發,與自然界的「風木」相應。肝氣條達則氣血調和,情志暢遂;若肝氣鬱結或亢逆,則易出現眩暈、脅痛、抑鬱等證候。「龍煙」之名,正呼應肝的生理特性:
- 「龍」:象徵肝氣如龍般升騰靈動,主司全身氣機的疏泄與調暢。
- 「煙」:喻指肝血與陰液需如煙霧般柔和滋潤,以制約肝陽的過度升發,達到「含明」(蘊藏光明而不外露)的平衡狀態。
龍煙在道家修煉中的意義
《黃庭內景經》為道教上清派經典,強調通過存思身神以養生。肝神「龍煙」被視為內景中可凝練調攝的對象:
- 存思養肝:修煉者通過意念觀想「龍煙」之神,調和肝氣,疏解鬱滯,助益目力(肝開竅於目)。
- 五行相應:肝屬木,應東方青色。存想「龍煙」時,常配合青氣縈繞的意象,以契合五行生剋之理。
與中醫理論的關聯
- 肝主謀慮:肝藏魂,與精神活動相關。「龍煙含明」隱喻肝神清明則謀慮得當,反之則情緒不寧。
- 肝與經絡:足厥陰肝經循行於脅肋、目系,肝氣異常可沿經絡反應於體表。調攝「龍煙」亦有助經絡氣血流通。
此概念體現中醫「形神一體」的觀點,將臟腑功能與精神修養結合,成為傳統養生文化中獨特的理論符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