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漏底傷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漏底傷寒

漏底傷寒是指外感傷寒,同時出現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。以下分類介紹漏底傷寒的幾種型別及相對應的治療方法:

  1. 陰利寒證:臨床表現為身熱面赤、足冷脈沉、下利清谷、身體疼痛。治療上使用四逆加人參、茯苓、白術、肉桂、肉果、砂仁、木通、燈心、升麻等藥物。

  2. 協風型漏底傷寒:多由風邪外襲,腸道受損引起的下利不止所致。治療上使用腸風湯加味治療。

  3. 協寒型漏底傷寒:多由寒邪內侵,脾胃陽氣受損,導致下利清谷、腹痛便溏所致。治療上使用胃苓湯或附子理中湯治療。

  4. 協熱型漏底傷寒:多由熱邪內擾,腸道積熱,導致下利膿血、腹痛便祕所致。治療上使用葛根芩連湯或加味白頭翁湯治療。

  5. 協食型漏底傷寒:多由飲食不節,腸道積食,導致下利不止、腹痛便溏所致。治療上使用枳實導滯湯或芩連二陳湯治療。

漏底傷寒是一種嚴重的傷寒證候,未經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。因此,患者在出現漏底傷寒的症狀時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