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漏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漏睛

漏睛是指淚竅時時溢出膿汁或粘薄混濁淚液的症狀,也稱為眥漏。各種醫學文獻對於漏睛都有不同的名稱,如《諸病源候論》稱之為目膿漏候,《原機啟微》稱之為熱積必潰之病,而《祕傳眼科龍木論》和《世醫得效方》稱之為漏眼膿出。此外,還有一些類似的疾病名稱,如大眥漏、竅漏和外漏等。然而,《銀海精微》中的漏眼膿血則不屬於漏睛的範圍,它指的是風熱壅毒攻充於黑睛黃仁生出毒瘡,灌溉水輸控血,潰爛流膿的情況,屬於風輪和水輪疾患。同樣,《古今醫統》所指的漏眼膿血是指目內生瘡,膿血泛流的病情,與漏睛不同需要進行區別。

漏睛的常見證候包括:

  1. 外感風熱漏睛:內眥部輕度脹痛,膚色稍紅,局部輕度隆起,按壓會有膿汁或粘薄混濁淚液外溢。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寒發熱、頭身疼痛,舌紅苔白,脈浮數等症狀。

  2. 心火熾盛漏睛:內眥部明顯腫脹疼痛,觸摸時感覺硬結,拒按壓,還有口渴尿黃的現象,舌紅,脈數。

  3. 熱邪稽留漏睛:內眥部腫脹疼痛,按壓後變軟,有膿汁從淚竅溢出,同時伴有發熱口渴,舌紅,脈數等症狀。

  4. 氣血兩虛漏睛:眥部腫脹持續存在,紅腫逐漸減輕,疼痛漸減,但仍有稀汁膿液或青黑腥穢膿水從淚竅溢出,持續不愈。患者還可能感到虛弱無力,面色無華,舌淡,脈細弱。

鑒別分析:

  1. 外感風熱漏睛和心火熾盛漏睛:這兩種情況都是漏睛未潰期的常見證候。外感風熱漏睛多是由風熱邪毒侵襲眼部所引起的,內外合邪,症狀表現為風熱停滯在瞼眥部,導致眥瞼紅腫脹痛,治療上需要疏散風熱,方藥可以選用疏風清肝散。心火熾盛漏睛則是因為心經熱邪長期積蓄,攻擊眼部而產生的症狀,表現為內眥部明顯腫脹疼痛,伴有發熱口渴,舌紅,脈數等症狀,治療上需要清火解毒,方藥可以選用竹葉瀉經湯。

  2. 熱邪稽留漏睛和氣血兩虛漏睛:這兩種情況是漏睛破潰期的常見證候,但它們有虛實之別。熱邪稽留漏睛多是由於熱毒長時間積蓄,導致膿液形成並從淚竅排出,症狀上也會有發熱口渴,舌紅脈數等症狀,治療上需要清心排膿,方藥可以選用清心排膿湯。氣血兩虛漏睛則是由於患者體質虛弱,正氣不足,淚竅持續溢出稀汁膿液或青黑腥穢膿水而不愈。治療上需要扶正祛邪,方藥可以選用人參養榮湯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《原機啟微.熱積必潰之病》:內眥穴開竅如鍼目,按之則沁沁膿出,有兩目俱病者,有一目獨病者。眼屬肝,內眥屬膀胱,這是一種由積聚邪毒所致的病,所以稱為熱積必潰之病,又稱漏睛眼。

  • 《普濟方.眼目門》:目膿漏是由於血脈壅熱傳入足太陽膀胱經所引起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