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漏睛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漏睛瘡

漏睛瘡是一種眼部疾病,主要特徵是在睛明穴附近出現隆起的瘡核,伴有紅腫疼痛,並可波及胞瞼及顏面,甚至出現潰膿穿孔。這種病情在《醫宗金鑒.外科心法要訣》中有所記載。漏睛瘡多由心經蘊熱或風熱外侵,內外合邪所引起,類似於現代急性淚囊炎。治療方法包括初期清熱解毒消腫,內服仙方活命飲,外敷如意金黃散。潰爛時應進行切開排膿,治療後應以扶正祛邪的方法進行調理。

漏睛瘡的病因病機

漏睛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外感風熱:外界的風熱侵襲是漏睛瘡的主要原因。風熱邪氣侵入人體,上犯頭面,阻礙氣血運行通暢,導致熱毒積聚形成漏睛瘡。
  2. 內生蘊熱:體內的蘊熱也是漏睛瘡的重要原因。在心經有熱、肝膽有熱、脾胃有熱的情況下,都可以引發漏睛瘡的發生。
  3. 正虛邪盛:正氣虛弱且外邪侵襲過多也會導致漏睛瘡。正氣虛弱無法抵禦外邪的入侵,加上體內熱毒的生成,使漏睛瘡形成。

漏睛瘡的臨床表現

漏睛瘡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:

  1. 局部症狀:漏睛瘡通常在睛明穴附近出現,初期症狀為紅腫熱痛,逐漸形成隆起的瘡核,疼痛加劇,並可能波及胞瞼及顏面,甚至潰膿穿孔。
  2. 全身症狀:患有漏睛瘡的人可能會伴隨有發熱、頭痛、寒戰、食慾不振、口苦、咽乾以及尿黃等全身症狀。

漏睛瘡的診斷

對於漏睛瘡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史進行判斷。

漏睛瘡的治療

漏睛瘡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。可以使用中藥內服如仙方活命飲、外敷如意金黃散等進行清熱解毒和消腫散結的治療。在膿瘍形成時,應予以切開排膿。潰爛後,需要進一步扶正祛邪,可以使用托里消毒飲等藥物進行調理。

漏睛瘡的預防

漏睛瘡的預防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,避免接觸不潔物品。
  2.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空氣污染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一旦出現漏睛瘡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