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漏下白候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漏下白候,病證名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八。指經漏下血夾有白色液體,肺臟虛損所致。參見崩漏條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八:“漏下白候,漏下血中夾白,肺虛所致。”

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四:“漏下白候,漏下血中夾白,肺虛所致。治法:補肺益氣,固精止血。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。”

漏下白候,是指月經來潮時,血中夾有白色液體,或經血中混有白色粘液。多由肺氣虛弱,不能固攝精血所致。

臨床表現為月經量多,色淡質稀,夾有白色液體或白色粘液,或經血中混有白色粘液,伴有腰酸背痛、頭暈目眩、氣短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

治療宜以補肺益氣、固精止血為法。可選用補中益氣湯、四君子湯、六味地黃丸等方藥加減治療。

預防本病,應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心情舒暢,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漏下白候,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貧血、不孕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女性朋友在出現月經異常時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