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露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露劑

露劑,又稱「藥露」,為中藥傳統劑型之一。其製法係將藥材置於水中,加熱蒸餾,收集冷凝所得之液體。此類劑型氣味清香,質地澄澈,色澤淡雅,便於服用,尤適於芳香類藥材或需保留揮發性成分之藥物。

特點與應用
露劑性味多偏辛涼,質輕透散,具有清熱解暑、宣透鬱熱、生津潤燥等功效,常用於外感風熱、暑濕煩渴、咽喉腫痛等症。如《本草綱目拾遺》所載「金銀花露」,即以金銀花蒸餾而成,能清熱解毒,為夏季常用之清涼飲品;另如「薄荷露」,可疏風散熱,利咽透疹;「藿香露」則能化濕醒脾,解暑辟穢。

製法與藥性
露劑之製法遵循「取其輕清,避其重濁」之理,透過蒸餾分離藥物中揮發性成分,故藥性較原藥材更為輕揚,適合上焦病證或需快速起效之症。然其藥力相對溫和,多作輔助調養或輕症治療之用。

歷史淵源
露劑起源於古代煉丹與製藥技術,明清時期尤為盛行,常見於民間療疾與養生。其工藝融合中藥炮製與蒸餾技法,體現中醫「藥食同源」之理念,部分品項亦作為日常保健飲品流傳至今。

代表方例
除前述金銀花露外,傳統露劑尚有「玫瑰露」(行氣解鬱)、「桑葉露」(疏風明目)、「菊花露」(平肝清熱)等,皆依藥材特性而製,各具療效。此類劑型不僅保留原藥芳香之氣,更便於保存與服用,為中藥劑型多樣化之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