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產後發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產後發熱病因

產後發熱是指產婦在分娩後出現全身發熱及其他症狀的一種病症。其病因複雜,主要包括下列幾種情況:

  1. 外感風邪: 產婦在產後易受風寒邪氣侵襲,導致營衛失和,出現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、腰背痠楚、口乾不渴、無汗或自汗等症狀。

  2. 外感邪毒: 產婦在產後易受到臟穢之邪氣侵襲,導致氣血不和,出現發熱、微惡寒、汗出、頭痛、面紅、口乾、飲水不多、小腹疼痛或拒按、惡露穢臭等症狀。

  3. 氣虛: 產婦在產後容易出現氣虛不固,導致虛陽外浮,出現身熱不甚、動則熱增、頭暈目眩、心慌氣短、語聲低怯、身體倦怠或自汗等症狀。

  4. 血虛: 產婦在產後易出現血虛陰虛,導致陰不維陽,出現發熱夜甚、兩顴時赤、或有盜汗、頭暈目眩、心悸失眠、納差等症狀。

  5. 傷食: 產婦在產後飲食不節,導致食停胃脘,出現發熱不揚、惡食噯腐、惡心嘔吐、脘腹脹滿、大便異臭等症狀。

  6. 血瘀: 產婦在產後容易出現惡露不下,導致瘀血阻滯,出現時有低熱、惡露較少、色紫黯或夾血塊、少腹陣痛拒按、口燥不欲飲、舌略紫、苔薄等症狀。

  7. 蒸乳: 產婦在產後陽明氣滯,乳脈不通,乳汁停滯引近,出現產後二、三日內忽然發熱、乳房脹滿疼痛但不紅腫、性急易怒等症狀。

產後發熱的治療方法

產後發熱的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證型進行辨證施治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證型與對應的治療方法:

  • 外感風邪產後發熱可用竹葉湯加減治療。
  • 外感邪毒產後發熱可用抽薪飲加枳殼治療。
  • 氣虛產後發熱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治療。
  • 血虛產後發熱可用丹梔逍遙散加白薇和黨參治療。
  • 傷食產後發熱可用保和丸加味治療。
  • 血瘀產後發熱可用生化湯加丹參、紅花和益母草治療。
  • 蒸乳產後發熱可用四物湯加王不留行、通草和漏蘆等治療。

產後發熱的預防方法

為了預防產後發熱的發生,產婦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保暖:產後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風寒。
  2. 休息:產後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調理:產後要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4. 心情管理:產後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5. 定期檢查:產後要定期進行產後檢查,及時發現和治療產後疾病。

結論

產後發熱是一種常見的產後疾病,病因複雜。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。產婦應在產後特別注意保健,避免產後發熱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