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盧昶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盧昶,宋代著名醫家,祖籍文安(今河北境內)。其家族世代以方技聞名,盧昶自幼承襲家學,潛心鑽研醫道,對歷代醫經醫論皆有深厚造詣,尤精研唐代孫思邈《千金方》,深得其奧旨。
學術成就與職務
盧昶曾奉朝廷之命參與校正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,並加以刪補,使該官方醫籍更趨完善。其醫術精湛,後晉升為尚藥局使,執掌宮廷醫藥事務,時人尊稱「盧尚藥」。此職位在宋代屬醫官要職,負責御用藥物的調製與醫政管理,足見其醫術與地位之崇隆。
著作與學術特色
盧昶著有《醫鏡》、《傷寒片玉集》等醫書,惜未見流傳後世。從其生平推測,其學術思想可能融合《千金方》之臨床實證與宋代官修方書的系統性,尤其對傷寒論治或有獨到見解。宋代醫家重視方劑整理與理論結合,盧昶參與《和劑局方》修訂,反映其對藥物配伍與實用性的重視,符合當時「方證相應」的醫學潮流。
歷史背景與影響
宋代是中醫理論與方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,官方主導醫籍編修,如《和劑局方》成為後世方書範本。盧昶身處此環境,既承襲唐代醫家如孫思邈的辨證思路,又參與國家醫藥體系建設,其學術足跡可視為宋代理論與臨床實踐交融的縮影。雖著作佚失,但其校正醫籍之功,對中醫方劑學的規範化貢獻仍具歷史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